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發(fā)布時間:2023-04-02
如何閱讀一本攝影畫冊
無像×研攝協(xié)
攝影畫冊是攝影作品的重要載體,一本真正的攝影畫冊幾乎是沒有文字參與或注釋的,這讓許多缺少相關(guān)知識的讀者閱讀起來較為困難,翻完一本書也不能理解作者想表達什么,甚至看到很多作品還會覺得“就這?”
事實上,攝影畫冊不同于文學書籍或繪畫畫冊,它有自己的視覺語言和內(nèi)在邏輯,作品的排列分布都需要精心構(gòu)思,它可能以時間為線索,可能是并列結(jié)構(gòu),也有可能只依靠圖與圖的連接。也許有些作品單看平平無奇黑白攝影畫冊印刷,但作為一本書的組成部分時,它不可或缺且無可取代。
(《第八天》高山)
那么,到底要如何閱讀攝影畫冊呢?
12月18日,研攝協(xié)邀請了攝影書出版機構(gòu)“無像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倪梁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01
活動信息
流程:
1. 倪梁老師會帶十本攝影畫冊分享給大家(書單及簡介在文末)這些書分別出自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通過介紹這些書我們將會了解這四個地區(qū)的攝影書與攝影發(fā)展的現(xiàn)狀、簡要的歷史以及如何閱讀它們。
2、我們希望參與的同學一起談一談自己喜歡的攝影師,相互交流學習;
3、倪梁老師是資深的攝影書出版人,同時也是一名攝影藝術(shù)家,他能為大家的攝影創(chuàng)作提出有效建議,因此,我們也借此機會接收同學們的攝影作品投稿,選出三位同學的作品現(xiàn)場點評并指導,歡迎大家的參與~
時間:12月18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楊浦區(qū)錦嘉路88號(臨近大學路)吱音生活館
活動人數(shù):20人
02
無像工作室
無像(Imageless)是一個關(guān)注影像藝術(shù)與優(yōu)秀青年攝影師,專注于攝影類出版物的小型獨立攝影機構(gòu)。
2015年創(chuàng)立以來,出版了各類攝影出版物21本,并且不定期舉辦影像類展覽與公共藝術(shù)教育活動,以及國際間藝術(shù)交流。
2018年,創(chuàng)辦無像攝影樣書獎,鼓勵與資助青年藝術(shù)家用書本的形式開展影像創(chuàng)作。2019年為藝術(shù)家高山出版的《第八天》在巴黎榮獲ParisPhoto與光圈基金會聯(lián)合舉辦的攝影書獎項中的年度新書大獎。
03
About 倪梁
活動講師
倪梁
攝影書出版人
倪梁,畢業(yè)于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期間獲 Alan Model 獎學金。2015年初創(chuàng)辦了無像工作室,致力于推廣國內(nèi)優(yōu)秀影像作品,至今出版了21本影像類獨立出版物,策劃若干國內(nèi)外藝術(shù)家的展覽。2018年,創(chuàng)辦無像Photo-Zine攝影樣書獎。
04
報名方式
如有興趣,請?zhí)顚憜柧?/p>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攝影作品投稿請將作品壓縮后發(fā)至郵箱“”,壓縮包請以“姓名+微信號”的形式命名。
05
書單及簡介
中國
“從拍攝母親以來六年過去了,現(xiàn)在依然清楚地記得那個秋日中有暖陽的一天,母親對我說給我拍張照片吧,由此觸發(fā)了我對母親的關(guān)注,在最初拍攝母親的日子里,我特別想了解到母親的所有,她對一切事物的看法,照相機這個機器每天都出現(xiàn)我們的生活中,我“用力過猛”咔咔咔的拍攝著,母親也會偶爾開始嘮叨“天天拍,一個老太太有什么好拍的”在這段時間里,每一次按下快門,憋著一口氣,最后像是感覺扒下來三層皮,當時看到這個階段拍攝的照片,一個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人變成了影像,熟悉而陌生,陌生感源自照片的不真實,它只是凝固了一個人的瞬間,而無法通過那個瞬間去真正有效的理解眼前的這個人,強大的無助失落感涌到心里。我懷疑照相機,懷疑照片……”——高山
該書獲得ParisPhoto與光圈基金會聯(lián)合舉辦的攝影書獎項中的年度新書大獎,終審評委Takashi Homma 指出,(高山)這個作品一方面呈現(xiàn)了直接紀實攝影的魅力,另一方面,又極其巧妙的融入了行為與觀念的方式。
“韓磊在1980、1990年代間拍攝過一批黑白照片,視角圍繞著故鄉(xiāng)開封一帶的日常生活及其旅行展開,看似細微,卻堪稱留住了那個年代的中國,事實上,罕有比它們更打動我的攝影了,如果說數(shù)碼技術(shù)帶來的圖像景觀日漸成為搖散我們心神的海市蜃樓,那么,他的這些作品則像一口樸實、幽深的井,讓我們得以再次凝視自己,窺探到記憶底部的根和天空。
他拍攝的那些人物、面孔和環(huán)境,表明了集體性的斷裂狀態(tài):失去了傳統(tǒng)的文化根基,又對現(xiàn)代性充滿了渴望、迷惑和誤解,其中的靜滯感溯及了幾千年不變的、令人窒息的某種盲目,而動態(tài)的捕捉幾乎預示了此后的都市化和商業(yè)化進程中付出的巨大代價:一種畸形的庸俗主宰了整個現(xiàn)實表情?!薄熘?/p>
美國
羅伯特·亞當斯(Robert Adams)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新地理攝影的代表者。樹始終是羅伯特·亞當斯的一大主題,棉白楊又是他情有獨鐘的一種。它們被印第安人崇敬、為大平原帶去了生機,卻也因耗水而缺少商業(yè)價值被農(nóng)業(yè)、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砍去。在亞當斯的早期作品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棉白楊,在科羅拉多居住的三十五年里,攝影師一直在拍攝這種植物。
埃里克·索斯(Alec Soth)生于1969年,居住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索斯以《眠于密西西比》開始為人所知,他擅長用8x10的大畫幅相機來拍攝美國中西部郊區(qū)和農(nóng)村社區(qū)的人和風景。本書作品是他沿著密西西比河的公路旅行中,拍下的美國有代表性但卻常被忽視的“第三海岸”。索斯的大幅彩色作品極富描述性,拍攝的對象有人物、風景和房屋內(nèi)部。主題是粗曠自然,細節(jié)卻富纖細美感,全系列被孤獨、渴求、幻想的氣氛所包圍。
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1943年生于美國奧克拉荷馬的塔爾薩,現(xiàn)在紐約居住。1971年拉里·克拉克以一本題為《塔爾薩》的攝影集而一舉成名,該攝影集表現(xiàn)了攝影師自己及他身邊的朋友的性自由、吸毒、玩槍等私人世界??梢哉f《塔爾薩》是私攝影歷史上的第一部作品,而拉里·克拉克是私攝影第一人。
歐洲
沃爾夫?qū)ぬ釥柭梗╓olfgang Tillmans),1968年生于德國雷姆沙伊德,1990年至1992年在英國伯恩茅斯和普爾藝術(shù)設(shè)計學院就讀,他在2000年摘得了“特納獎”,該獎是歐洲最重要的視覺藝術(shù)獎項之一,此次獲獎也讓他聲名遠揚。至今黑白攝影畫冊印刷,沃爾夫?qū)允俏ㄒ灰粋€以攝影作為主要創(chuàng)作媒介獲得該獎的藝術(shù)家。
The Cars是一本討論全球范圍內(nèi)汽車生存狀態(tài)的畫冊,沃爾夫?qū)f:“我想展示汽車是如何在典型的街景中出現(xiàn)的,這很少是照片的主題。在攝影中,汽車通常是被避開的——人們要等到汽車離開視野才會拍攝……即使我們自己沒有汽車,它們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們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事實上,只要有人,就有汽車,它們在視覺上與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交融在一起。我們從汽車上看世界,汽車在我們視野的前景、背景或中間。它們會給所處的環(huán)境添加一個音調(diào)、一個音符、一個存在、一個噪音?!?/p>
Alberto di Lenardo生前并不為人所知,然而他的作品為Luigi Ghirri、Guido Guidi等意大利最受歡迎的攝影師們提供了經(jīng)驗和靈感。作品遍布意大利、美國、巴西、摩洛哥、希臘等地。在Carlotta嚴謹?shù)呐判蛑?,「An Attic Full of Trains」向我們展示了20世紀生活的歡樂截面:海灘和酒吧、山巒、公路旅行、戀人和朋友。
日本
須田一政,1962年畢業(yè)于東京攝影專科學院。1971年開始自由攝影師生涯。1976年攝影集《風姿花傳》獲得日本攝影協(xié)會新人獎。
早期,須田一政以雜志作為發(fā)表平臺,但不常出版攝影集,四十年間只有《風姿花傳》、《我的東京》、《犬之鼻》、《民謠山河》等數(shù)本,且印刷量極少。2012年倫敦攝影家畫廊策展人將須田一政評為最被低估的日本攝影大師。
《民謠山河》是須田一政在1978-1979年在日本各地拍攝的紀實作品集,主題是當?shù)氐拿裰{和各式各樣的祭奠。在作品中,人們因為祈禱而聚集起來,祭祀變得熱鬧非凡,有人跳舞有人奏樂,也有人只是旁觀,須田一政從人們的表情和動作中捕捉到了最能體現(xiàn)日本民間的瞬間。
荒木經(jīng)惟1940年出生于東京平民區(qū)一個木屐工人的家庭,1959年進入國立千葉大學主修攝影與電影,1963年進入日本著名的電通廣告公司任廣告攝影師。在那里,他結(jié)識了同在電通公司工作的陽子。1971年,荒木與陽子結(jié)婚,也是那一年,他自費出版了第一部攝影集《感傷之旅》,記錄了兩人前往京都、福岡、柳川等地的新婚旅行。這是他的第一本攝影書,也是他的成名作,這本書標志著他開啟了“私寫真”攝影之路。
《感傷之旅》中的照片總是漂浮著某種奇特的感情。說是新婚旅行,可是整本攝影集中卻看不到一張新娘陽子的笑容。她似乎始終沉浸在某種憂郁的情緒之中。柳川旅館的庭院中那張石棺一樣的長方形石頭椅子,蝴蝶飛舞的花叢,在黑白影調(diào)的烘托之下,畫面有著一股 “死”的印象。然而,奇怪的是,這樣陰森森的感覺并沒有掩蓋住荒木的情感。也許,愛情本身與死亡之間也存在著某種難以言傳的聯(lián)系。
深瀨昌久1934年生于北海道中川郡美深町,家中經(jīng)營一家小型寫真館,他在影像中浸潤長大。后來為了繼承家族事業(yè),考入東京的日本大學學習攝影。畢業(yè)后任職于“第一廣告社”,擔任攝影師。
《鴉》源自于攝影師在痛失維持了十三年的婚姻后,一次逃往出生地的旅程。摯愛的離開,使他陷入了無底的黑暗與沮喪之中,開始了嚴重酗酒的渾噩生活。他希望通過旅程和酒精的麻醉,短暫的逃脫出那黑暗的現(xiàn)狀。在這期間他拍攝了《鴉》,正是在這種“最壞”的生活狀態(tài)下,他拍出了這部最好的“灰暗的杰作”。但似乎他并沒有真正的從失去愛人的悲傷中徹底醒來過。深瀨昌久對他連理十三年之久的妻子的懷念投射在他對渡鴉的十年追逐上。
復旦研究生攝影社團
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